張麗莉事迹點燃大愛火種傳遞向善力量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2-11-20浏覽次數:1

新華網哈爾濱8月21日電(記者 鄒大鵬)總有些感動能曆久彌新,蕩氣回腸;總有些善舉能無私無畏,本真陽光。同樣,也很少有人能忘記,如花的青春在生死瞬間綻放的“師德楷模,大愛無疆”的芬芳。

    雖然隻是平凡的奮力一推,舍己救學生的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女教師張麗莉卻點燃了中國傳統道德中大美大愛的火種,激發了整個社會崇德向善的力量。如今,高位截癱的麗莉失去了雙腿,但她刹那迸發的義舉,卻在越來越多的人身上傳遞、發酵、生根、發芽……奏起更多“最美”的回響。

    5月8日,喚醒了佳木斯市民穿越時空的紀念。40多年前,“人民的好兒子”劉英俊在這裡勇攔驚馬,用22歲的青春托起了6個孩子的明天;40多年後,“最美女教師”迎着鐵馬奮力一推,用師魂大愛撐起了孩子們生命的天空。如今,距離事發已3個多月,人們心底被激發的愛心涓涓細流依舊流淌。

    “這麼好的人,咱們得去看看。”來自河北的農民楊新興和楊彩玲夫婦,最遠隻到過北京,來哈爾濱怎麼走,是找人打聽的,為張麗莉捐了積攢10年的1萬元積蓄。坐了18個小時硬座趕來的他們不肯住下連夜返回,說省下宿費用在需要的人身上。

    同樣,肖洪亮、劉德如代表他們的50名農民工兄弟,捐出了很零很舊卻很整齊的1600元錢。“錢不多,就是我們農民工兄弟的一點心意吧!”據統計,目前張麗莉見義勇為愛心基金的善款已達1500餘萬元,其中承載的愛意不可計數。

    人之初,性本善,麗莉的平凡義舉讓更多的“本善”緩緩釋放,重拾那些曾被丢失的崇德向善記憶。哈爾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院長溫恒福說,這瞬間人性光芒的閃耀,代表了千千萬萬普通教師的縮影,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說到底還是好人多,人心都還是向善的。隻要這個大環境是積極向上的,做好事終究能有好報。這就像世代孝順的家庭,容易培養出知恩圖報的孩子。”張麗莉的父親張愛東說,雖然大家做善事不圖回報,但如今确實有一些“好人惡報”的怪相。不過隻要我們問心無愧,社會自有公道。

    因此,我們相信,賦予張麗莉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号,不僅僅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更是一份道德的昭示。

    “現代人對利益的過分追逐導緻中國社會道德出現下滑趨勢,這種負面影響正滲進各個領域。”黑龍江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王愛麗認為,“麗莉的義舉不但挽救了學生的生命,更對重塑整個社會的‘精神尊嚴’有重要意義。”

    的确,在感歎道德滑坡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曾想過,每一滴平凡感動和堅守,都能激發大家不斷向善的漣漪,彙集起廣泛的“良心資源”。而麗莉老師用她的無私無畏給出了答案,也帶動着身邊的每一個人向善如流。

    “在給她治療時,很多護士都會流淚。有的是因為感動和敬仰,有的是因為難過和心疼,她的奉獻和堅強,已經成為我們所有醫護人員的精神力量。”哈醫大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王磊說,大家都被麗莉醒來時的第一句感恩話語撫摸了心底最溫暖的部分——“謝謝,你們辛苦了!”

    于是,我們看到了這一幕幕德與善的愛心接力,那些樸實卻偉大的人,自覺地加入到“最美”的隊列中來。佳木斯治療期間,要對麗莉進行CT掃描,90後護士李揚手托着呼吸機忍受着強大的射線傷害守在麗莉身邊,“跟麗莉姐比,我們這些都算不得什麼。”

    醫療專家組畢鄭剛教授為救治麗莉付出了大量時間。為了不讓許多遠道慕名而來的患者苦等,他把其他病人的手術都安排在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常常熬到深夜。在救治最緊張的時候,84歲的老父親被查出腫瘤晚期,分身乏術的他隻能眼看着老父親的手術一拖再拖。

    更讓人欣慰的是,最美的天空在麗莉身後一次次被道德的光束照亮——“最美星哥”沈星勇救落水兒童、最美戰士“高鐵成”義闖火海、“90後最美鐵警”李博亞救卧軌者斷腿……

    英雄起于平凡,大美源自本真。張麗莉事迹發生後,黑龍江省一直把挖掘、學習、宣傳她的先進事迹,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内容,組織張麗莉精神宣講團巡講,佳木斯市主辦了“英雄贊歌”主題晚會,并開設了“最美龍江人張麗莉先進事迹展廳”,2個多月的時間就已經接待4萬餘名觀衆。此外,黑龍江省還發行了張麗莉事迹讀本,并準備籌拍相關影視作品。

    這一切,隻為深挖每個人心中埋藏的那份大愛大美。正如麗莉所說:“每個人都有大愛。正是大家的默默堅守,挺起了中國的脊梁。”

Baidu
sogou